说说一点资讯李亚:内容创业,用户价值先于商业模式
2017年亚布力年会上,一点资讯ceo、凤凰网总裁李亚对话第一财经日报副主编杨燕青,揭示内容创业的深刻变化。大脑银行
杨燕青:过去5-10年间,全球的经济、内容、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。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,其实就是对规模经济的重组。这种变革虽然是从产业开始的,但最近几年,媒体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这种变革不仅会颠覆商业模式,颠覆每个产业,更会颠覆人类沟通的方式与人类的未来。
李亚:现在媒体也好、内容也好,都是作为与人连接的重要路径和平台,本身就是人的延伸。移动互联网赋能给个体,使得个体成为网络化的个人主义者。
现在内容创作日趋自媒体化,原来机构媒体生产的内容越来越多地被自媒体取代。当然,自媒体现在也有重新被机构化的特征,因为它们要想持续生存必然会要求商业模式的壮大。
然而,由算法来分发、社交、传播内容的技术革新,带来的却是前所未有的变化,原来一些做内容分发的平台,也因之而丧失了主导地位。这种传播不像机构生产内容那样,有可持续的、专业性的保障。当个体生产的内容依靠算法去分发,再通过社交传播的时候,越是情绪化的、娱乐化的内容,越能得到最有效的算法支持,从而最容易获取点击。
杨燕青: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吗?人类的未来会被这样的趋势改造吗?
李亚:当投资者在投资的时候只看用户规模,当广告主还不能辨别虚假点击,当没有更好的转化率来衡量营销效果的时候,这种趋势可能还会继续存在。
越是年轻的、学历不高的用户,点击的可能性就会越高,去传播响应一个营销事件的几率也会越大。
杨燕青:如何通过技术的方式来避免人性被操纵和假新闻的泛滥?
李亚:首先是了解什么是对一个人真正有意义、有价值的信息,然后进行用户画像;其次是甄别高品质的内容。
自媒体作者会创造出很多信息,这就需要机器与编辑相结合来对内容的品质进行把握。
我们无法知道用户深层次的需求,但是算法知道。例如,我们鼓励引导用户搜索、订阅他们感兴趣的内容,但后来发现,许多用户并不会把到处可见的、无差异化的娱乐内容作为他的搜索词或者关键词,虽然那些内容在他的阅读中也占据了不少的空间。
不过,订阅表达的是终极兴趣,是对他的工作、健康、家庭、教育有价值和意义的。去年一点资讯平台上有超过47亿次的主动订阅行为,总共有超过360多万个关键词,据此我们获取了立体而深刻的用户画像,对内容分发和广告分发有巨大的价值,如儒家民主这样很小众的领域,在一般平台上是找不到读者的,但一点资讯能帮它找到。
机器算法能够帮助我们识别用户,而编辑在识别内容品质方面则起到基础性作用。编辑会给每个自媒体号一个默认评级,在此基础上建立动态机器模型,根据这个自媒体产生的内容、阅读完成率、社交分享率、点赞率、评论数等一系列参数,动态调整自媒体的评级。久而久之,就对内容的来源、数量以及内容的领域分属,形成了更深刻的理解,进而把内容画像与用户画像更好地匹配在一起。
在拥有了这样一个大规模的用户画像,以及大规模的内容来源以后,就能实现大规模私人定制带来有价值的阅读这一目标,让读者在娱乐之外也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。
杨燕青:未来新媒体会如何发展?
李亚:自媒体被赋能的同时,内容的供给也大大增加。在绝大多数领域,稀缺性就相应少了。这时候只有极少数自媒体通过内容付费,找到自己的商业模式。
大多数自媒体不能期望拥有上千万的规模,而是要看成是一种方式的转变,以前是机构人,现在是自由人,平台之间有非常重要的相互依存的关系。
杨燕青:技术在你们的商业模式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?
李亚:传统媒体无法做到千人千面,这是商业模式本身决定的。我们通过大规模的私人定制,彻底改变了平台的功能,从而满足用户多领域的精神追求,这个价值就是技术本身所带来的。
杨燕青:总得来说,内容创业对人类的未来是好的、有价值的,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避免什么?
李亚:从用户价值出发,而不是从商业模式出发。先从满足用户价值出发,然后再打造商业模式闭环,而不是先找到所谓的商业模式,或者以这个商业模式来设计用户价值。